张爱林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钢结构学科带头人。现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研究分会秘书长、北京高校基本建设研究会理事长。
在结构可靠性评定与优化设计、预应力钢结构体系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北京市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大跨度新型预应力弦支穹顶结构作出重大贡献,成为中国科技奥运的标志性成果,获中国钢结构协会2008年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半个世纪前,北京工业大学为实现北京工业的飞跃、推进工业建设的发展孕育而生。
经过50年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从JSK东风20简易数字控制机床、液化石油气自动罐装射流控制装置、国产化单板机,到镧钼等热阴极材料及制备技术、SBR法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及实时控制技术、高效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系列有关技术、世界上第一个大跨度新型弦支穹顶结构体系创新、结构抗震及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北京社会建设60年》,如今的北京工业大学慢慢的变成了科学技术创新、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摇篮。
“北工大的科研优点是,体量适中,特色鲜明,既有实力,适应性又强。”主管科学技术工作的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爱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是北工大建校第二个50年的起点,我们要抢抓新机遇,大力提升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全面支撑,大力加强学科领军人才、中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建设,大力推动科学研究上层次上水平。”
“北京工业大学以工科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是历史决定的。”张爱林说,“北工大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她今天的特点。”
上世纪50年代,虽然当时的北京坐落着多所全国重点大学,但就北京市而言却分配不到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为实现北京工业的飞跃、推进工业建设的发展,北京市委决定创办一所世界一流的、万人规模的工业大学,为北京市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这就是筹划中的北京工业大学。
“在当初的建设蓝图中,北京工业大学被描绘为与莫斯科大学相媲美的一所北京市属大学,虽然后来自然灾害和文革动乱使这个宏伟蓝图未能实现。”张爱林回忆说。
北工大自1960年建校以来,全体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即使在动荡的年代,部分教师依然排除干扰,克服种种阻力,潜心教学科研。
在1978年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北京工业大学的JSK东风20简易数字控制机床、有机废弃的催化净化、液化石油气自动罐装射流控制装置、毛主席纪念堂工程中土建先进的技术等22项科研成果获奖。获奖数在北京高校中位居第三。“这是北工大建校以来科学技术工作取得的第一个辉煌。”张爱林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北工大又创造了一次新的辉煌开发研制国产化单板机。“当时这在国内闻名遐迩,有点像现在的联想。”张爱林说。
“上世纪80年代,北工大还有三件大事。”张爱林说,1980年北工大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北工大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12月北工大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
张爱林正是在此之前不久来到北工大工作的。他回忆说:“当时学校里一个系就只有两三个博士,全校的博士不足30人。”
进入“211工程”院校之后,北工大进一步提升学科层次,建设步伐更加矫健有力。从“211工程”最初的6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材料、激光、先进制造、交通土木、环能、计算机),到“十一五”“211工程”的11个学科重点建设项目,“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北工大积极支持基础研究,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参与军工合作,融入相关行业,与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作为理工科院校,重视基础研究才有后劲。”多年来,北工大主持了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项目。2010年,北工大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4项,比去年同期增加40项,同比增长74.1%。获资助总经费366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1.1%,获资助项目数和总经费数均创历史新高。
2010年,韩晓东教授率领北工大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微纳技术实验室研究团队取得重大研究进展,其研究成果“电子束辐照辅助的氧化物玻璃超塑性变形”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上发表。“这是北工大首次在自然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是学校重视基础研究的长效结果,也是近年来学校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并在一些领域为世界同行高度认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张爱林说。
北京工业大学从始至终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宗旨,把解决首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第一个任务。比如北京的交通规划、公路建设爆破工程、大型奥运场馆结构创新、综合节能与环境治理工程、激光加工工程、新型电子器件开发与应用、新型焊接技术、城市抗震减灾技术与应用、北京水系的规划与治理、北京新材料产业规划等一系列应用研究工作;又如北工大主持编制我国可信计算标准,既服务产业,又立足行业高端;同时还进行产业化的,比如由光电子实验室研发的高效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系列有关技术,共18项专利得到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注资,并在亦庄开发区落户进行产业化开发。
北工大以科技奥运和北京市产业调整为契机,不断推进学校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发挥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和政策参考,为北京奥运提供科技成果支持。北工大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科技奥运总结大会上,“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建设科研项目组”和“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手语合成与奥运播报研究项目组”获得“科技奥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张爱林、尹宝才、彭永臻、黄鲁成4位教授获得“科技奥运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突出显示了北工大自主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应用实力。
“十几年来,北工大非常圆满地完成了211工程的建设任务。”张爱林和记者说,在“211工程”验收时,专家们对北工大的评价都很高,认为北京工业大学“学科特色鲜明”、“对地方高校有示范作用”。
2009年,北工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2008年,北工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2004年周美龄教授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在地方高校中是很突出的。北工大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张爱林说。
张爱林表示,科学研究整体提升了北工大作为“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地位和身份以及与之相称的成果和水平,提升了北工大的学科实力和师资队伍水平,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甚至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信心,随着学校的逐步发展,科学研究所发挥的作用会慢慢的大。”张爱林说。
北工大目前共设45个本科专业;8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9个工程硕士授权培养领域;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材料学、结构工程、光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及1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北工大在以自我成长为主的前提下,能有目前的学科规模和层次,应该说已经很强了。”张爱林说。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学科做到最大最强。”张爱林指出,“突出学科特色是北工大的学科发展策略。”
“一流大学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的,一流大学必须有学科是一流的。”张爱林认为,对于北工大来说,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首先要有若干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
张爱林把一所大学比作一个乐团,把不同的学科比作不同的乐器,“大学的所有学科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科要为大学办学的主旋律服务”。
现在大学里存在一个现象,每个学科都想把自己的声音奏得最响,那是不可能的。张爱林说:“我们应该一个和谐的声音,既需要黄钟大吕,又需要牧童短笛。人人都当第一提琴手是不可能的。”
张爱林指出,在学科建设中要做到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第一,不能跟风办专业。“计算机热就办计算机、MBA热就办MBA”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办好有基础的,创办真需求的专业和学科。第二,科研方向和研究内容也要跟别人不同,特别是一些传统学科。北工大在这方面狠下功夫,比如材料学科的稀土金属、土木工程学科的抗震减灾、光学学科的激光加工和先进制造、计算机学科的可信计算等。
谈到如何在新领域布局学科,张爱林认为,就北工大而言,一是要遵循当代教育、科技的发展规律,二是要牢牢立足北京的需求,三是要推进学科融合与交叉。
北工大的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与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是相对应的。国家级的包括:精密超精密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产学研激光加工中心和中德激光技术中心;省部级的包括:教育部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社区工程中心、汽车结构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城市与重大工程安全减灾实验室(省部共建)、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另有13个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
“强势的优势学科,一定会有一个重点的科研基地。”张爱林说,“我们在遵循科研规律的基础上,也要强调设备的特色。”
“无论多富有的学校,资金永远都是不够用的。”北工大就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了可以干得更好的地方。
张爱林举了两个例子。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在“九五”时期,花1200万元人民币买了一台晶体生长设备。这是当时“211工程”大学的单台设备中最贵的一台。假如没有这台设备,就不可能有研发高效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突破,也不可能有十几年后18项专利的应用。又如张爱林所在的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实验室,有一台亚洲最大的4000吨压力实验机,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9个1米×1米的振动台阵。“假如没有这些独特的设备,就不可能承接那些别人干不了的项目。”张爱林深有体会地说。
当过学院科研副院长、“211工程”办公室主任、发展规划处处长,同时也是一位钢结构专家,作为主管科学技术工作的副校长,张爱林对科学技术工作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张爱林认为,学科是龙头。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发展。学生按照学科门类报考、上学,教师按照学科门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院系设置按照学科内涵来搭建。
队伍是关键。人是第一资源,教学、科研的水平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大学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当教授,才可能是世界一流的;有中国一流的教授,才可能是中国一流的。
平台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实验平台,更重要的是实现资源共享。过去那种仪器设施归属课题组或个人的管理方式已经过时,一定要搭建资源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
科研是纽带。没有科研项目,科学技术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都不可能实现。
具体怎么做?张爱林认为,首先,项目进方向,科研项目进学科方向,不能个人单搞单个项目;其次,人才进队伍,今天的科学研究需要科研团队,团队才能形成力量;再次,设备进平台,单个设备的作用是单一的,只有按照学科搭建实验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提高效率。
张爱林特别强调,科研要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北工大的科研,不能好高骛远,要踮起脚够得着,既要尽最大的努力,又要务实;既要注重创新,又要重视应用”。
“当然我们做得还不够。”面对高校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北京高校强手如林,张爱林指出,北工大科学技术工作的总体水平同国内一流大学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承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或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重大标志性成果方面差距还很大。
张爱林认为,学校在跨越式、外延式发展的同时,内涵式发展还很不够。科研工作中存在需求导向性不够、科研与经济建设脱节、服务北京的自觉性不强、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急需改革等问题。
作为北京市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北工大要真正的完成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就必须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北京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及政策创新为抓手,着力搭建学科共享平台,加大领军人物及团队的培养和建设力度,切实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为首都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突破其关键和核心技术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北工大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研究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服务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明确了学校今后的科研方向和重点任务,即更看重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政策的创新,更看重创新型国家的需求,更看重北京市产学研的需求,更看重领军人物及其团队的培养和建设,更看重搭建学科共享平台,更看重提高科研实力和质量,更看重奖励高端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这一个文件的出台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指导我校科学技术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张爱林说。
“金融危机呼唤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呼唤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张爱林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北工大积累了50年的坚实基础上,北工大的科学技术工作要“唱响自主创新、服务北京的主旋律”。学校将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有关政策,加强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推动对外交流,鼓励教师开展高层次的、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把优秀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作为推进科学技术工作的重点,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跨学科、跨学院、跨单位组织和争取对国家和北京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项目,全方面促进学校的科研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目标的达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正在加强完善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的策略规划,制定科学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未来50年,我们任重而道远。”张爱林的话语中流露出了坚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