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山遮掩中的皮匠寨,记者看到平整的道路,干净的庭院,屋顶上新换不久的蓝色琉璃瓦格外引人注目。
皮匠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的镇康县南伞镇白岩村,是一个苗族人聚居的小村落。据村里86岁的苗族老人宋小照回忆,过去的数十年里,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架梯上房修瓦。从原先的杈杈房、茅草房、土砖房,再到如今的砖木结构安居房,村民的房子越建越结实,越住越舒适;而屋顶上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从干草、塑料布、油毛毡,再到土瓦以及石棉瓦。
“那时最怕刮风下雨了,小孩晚上睡觉都能被雨淋醒。”宋小照在自家院子里说,“现在有了这大瓦,就算是下冰雹也不怕了。”
得益于县里开展的危旧房改造工程,他家的老房子换上了这么一套“瓦”,就跟翻新了一样。
从深山上的老寨子搬下来10多年了,经过风吹日晒,以前建房时用的石棉瓦已出现老化和破损。“有时候雨下得急,家里大大小小的盆和桶都用来接水了。”村民小组长陶金学说。
经历了拿盆接雨的无奈,村民们早就想换掉这“磨人的破瓦”,摆脱“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窘境。可“换瓦”项目实施之际,皮匠寨又有了争议:有人坚持使用树脂瓦,价格实惠公道,安装起来也方便;有人想换上琉璃瓦,价格稍高但质量放心可靠,只要村民在政府补助资金之外,再贴补很少一部分钱。
“树脂瓦虽然便宜,但从长远来看,琉璃瓦显然更划算。”陶金学在民主会议上发言,征询大家伙的意见。经过一番讨论,村民们最终一致选择了琉璃瓦。
修了多次屋顶的皮匠寨村民这一次既省心又安心——建材直接运到自家院子,由施工队负责铺设。对房子的主要部分结构进行加固之后,原本破旧的石棉瓦就变成了亮堂堂的琉璃瓦。有的村民还额外花了一部分钱,将自家的内外墙壁进行粉刷。目前,村子里已有48户完成危旧房改造,另有6户住房拆除重建。
从过去被动修瓦到现在主动“换瓦”,村民们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主要得益于脱贫致富的底气慢慢的变足。据村里老人们回忆,曾经皮匠寨的大部分村民都以打猎为生,没有稳定收入;2003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们陆续搬迁到目前的所在地,一个距离县城不到20分钟车程的地方。
因为离县城近,去城里务工的年轻人慢慢的变多,就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村民们丢下了曾经用来打猎的弩,拿起“致富”的锄头和镰刀,因地制宜发展起了甘蔗产业,目前种植培养面积已达到400多亩。去年,整个村子共砍收甘蔗达5800多吨。
眼下正是砍收甘蔗的收尾时节。“两个人一天就可以割完一亩地,当天就有车子直接拉到附近的糖厂。目前的价格能够达到450元一吨。”陶金学说。
阳光照射下,皮匠寨新换上的琉璃瓦格外夺目。屋顶下的老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变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