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修建中,砖和瓦当是不可或缺的。瓦当也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不只起着维护木制飞檐的作用,还有美化的作用。
昨日,“椽檐遗珍四明古代砖瓦展”在宁波服装博物馆展开,展出由鄞州区保藏家协会会员邵宏国保藏的瓦当、滴水、脊兽、邸吻、制瓦模具、城砖、墓砖等传统修建的砖瓦构件百余件,年代跨过近2000年。
邵宏国是台州人,20多年前由于作业来到宁波,一直对老物件感兴趣。十年前的一天深夜,住在海曙区三支街邻近的邵宏国听到屋外传来很大的动静,“半夜三更,挖掘机好像在挖化粪池。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见许多碎砖碎瓦被挖出来扔在路旁边。我捡了几块瓦当,有斑纹,也有兽面,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留了下来。”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往常通过抛弃的土堆或凌乱的工地,邵宏国都会条件反射似的特别留心。这些看上去“灰头土脸”的瓦当,都是邵宏国珍爱的宝物。
上一年,宁波市展开“五水共治”举动。鄞州区的河道整治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除此之外,鄞江的洞桥和栎社的后仓也是他常去的当地。
在很多的保藏品中,瓦当算是冷门,经济价值也不高。邵宏国坦白说自己被瓦当共同的兴趣所招引。“宁波人保藏瓦当的不多,北方比较多。我特别去南京的六朝博物馆看过陈设展出的各种六朝修建瓦当,有人面纹、兽面纹、莲斑纹等等,其间人面纹有男有女,有开口大笑,有深思,也有满面愁容的,所以人面瓦当也被比作六朝的QQ表情。”
起源于西周前期的瓦当,在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形状和斑纹。一枚小小的瓦当,正雕刻着千丝万缕的城市印记。